助力“雙碳”目標食物浪費與廚余垃圾的溫室氣體排放不容忽視
2021年7月1日,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指出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節約循環利用,對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重要意義,并制定和部署了包括廚余垃圾在內的循環經濟領域的重點工程與行動。期待“十四五”期間,中國在減少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低碳管理上有新的突破,推動循環經濟社會建設,助力“雙碳”目標的實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7月19日,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發布《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綜述》研究報告,指出減少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等廢棄物的溫室氣體排放是中國實現“雙碳”目標不可忽視的途徑之一。報告通過對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多種處理方式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等相關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提出低碳處理廚余垃圾,需要優先減少前端食物浪費,在妥善進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利用的基礎上,按照“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燒>填埋”的順序優化后端處置方式。
食物浪費加劇氣候變化
全球糧食系統對環境有著深遠的影響,生產遠遠高于消費數量的食物只會加劇對環境的壓力,在這一重壓下,全球超過20%的耕地、30%的森林與10%的草原正在退化;9%的淡水資源被消耗,其中70%被用于農業灌溉;農業與土地用途的變化,如砍伐森林,造成超過30%的溫室氣體排放;過度捕撈與管理不善導致魚類數量下降,約30%的海洋魚類資源被過度開發。
世界范圍內,每年有三分之一的食物被浪費,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的8-10%與之相關,如何減少食物浪費并妥善處理廚余垃圾是全世界共同面對的挑戰。
減少食物損失與浪費造成的溫室氣體排放,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不可忽視的重要途徑之一。作為重要的有機廢棄物之一,廚余垃圾的低碳管理值得研究探索!”
全球探索廚余垃圾低碳處理方式
據聯合國糧食和農業組織(糧農組織)的調查,每年有1/3的糧食約合13億噸被白白扔掉,這已經超過了一些發展中國家一年的糧食生產總量,估計可滿足全球8.7億饑餓人口的需求。與此同時,全世界1/7的人口仍處于饑餓狀態,并且每天有超過2萬名5歲以下的兒童死于饑餓。
我國每年餐桌浪費食物價值高達2000億元,數量相當于兩億畝耕地的產。在當前中國廚余垃圾的處理方式中,超50%依靠填埋處理,約38%進行了焚燒處理。近年來中國垃圾填埋處理的占比逐年降低,但中國廚余垃圾處理設施能力總體存在一定缺口,中國廚余垃圾管理走向低碳、可持續的未來依然任重道遠。
中國廚余垃圾主要處理方式比例變化 制圖:綠色和平
2021年頒布出臺《反食品浪費法》無疑是中國減少食物浪費、實現低碳管理的重要開端。在‘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基于數據進行科學管理和政策評估,中國的廚余垃圾等廢棄物管理政策相對更注重垃圾后處理,在推動源頭減量、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是值得重點關注和探索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
中國的廚余垃圾低碳管理仍有潛力
報告通過國內外食物廢棄物和廚余垃圾管理與政策案例研究,總結各國在管理創新上值得借鑒的經驗,并聚焦生命周期評價環境管理工具,考察分析了不同廚余垃圾處理模式下的溫室氣體排放、資源能源使用和垃圾資源化利用情況。基于溫室氣體排放數據,報告建議按照“厭氧消化>好氧堆肥>焚燒>填埋”的順序優化處理模式,發揮多種技術耦合協同作用,實現廚余垃圾全生命周期低碳管理。
廚余垃圾處理方式優先級比較 制圖:綠色和平
同時,報告還建議建立針對食物浪費和廚余垃圾管理的專題數據庫,設立國家層面食物浪費減量目標,提升“資源化利用”在食物管理層級上的優先級,通過多種財政政策手段激勵垃圾減量、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等,走向“循環經濟”。
返回列表